• 搜索
    搜新闻
  • 您的位置: 首页 >  快讯

    年入200亿,零食大王全靠“抄袭”

    CBBA品牌商业联盟来源:2023-02-21 11:17:08


    (相关资料图)

    从偏居一隅的乡镇蜜饯厂厂长,到住着 “8亿豪宅”、身价近600亿元的福建首富,一手打造出达利食品这个快消王国的许氏家族,实际上只用了一招。 那就是,好丽友派火了,它卖达利园蛋黄派;乐事薯片火了,它跟进可比克;红牛火了,它开售乐虎;王老吉凉茶火了,它推和其正;茶π火了,它又炮制出了茶U……爆款产品,几乎全靠“山寨”! ●图源:福建达利集团官网 不过也正是这样一个 从蛋糕抄到薯片,从饮料抄到凉茶,从logo抄到包装的“山寨之王”,一年的营收却高达200多亿,甚至名声比正品还大,钱赚得比正品还多…… 起于乡镇前段时间,韩国食品品牌好丽友,突然宣布天猫旗舰店闭店,不少网友获悉后态度空前一致,直接喊话“关了吧,早就不吃了,反正也不会买它。” 这番情绪化的表达,其实并不让人太感意外,毕竟在这之前,网友们对于好丽友太过甜腻口感的吐槽就早已甚嚣尘上。 再加上去年“只在中俄两国安排涨价,韩国本土却保持原价不变”的双标事件,这更是让不少年轻人直接破防,甚至还转向了对好丽友竞品达利园的消费。 有意思的是,成立于1989年的达利食品之所以能够一战成名,并逐渐成长为一代零食大王,这背后的一个关键点就在于对好丽友的抄袭,或者说是模仿。 ●图源:好丽友微博 时间拉回到1989年,彼时恰逢泉州食品工业风光之时,家庭作坊式的鱼皮花生、五香瓜子以及果蔬罐头等正风靡全国。 所以也想赶上这波大潮的许世辉,便创立了美利食品工厂。之后美利食品又和另一家叫做加达有限公司的香港企业,合资成立了福建惠安达利食品有限公司。 当然,这个许世辉也不是一般人,作为休闲食品行业的“老人”,他1980年开始工作,到1987年,也就是30岁的时候,就已经做到了惠安蜜饯厂的厂长。 创业后不久,达利旗下的首款产品——咀香饼干,由于与当时泉州的主流食品品牌的差异化产品策略,所以一炮走红。 从福建一路卖到了沈阳、成都,甚至在成都还一度卖断了货。不过,踩准了冷门饼干赛道虽然让达利小火了一把,但是放眼整个行业,达利也还只不过是一个区域性的品牌,距离全国知名大牌还差了很多。 转折,发生在韩国品牌好丽友在大陆市场的爆火。特别是1997年,其在进入中国市场后生产并销售的好丽友派。 因为派的概念自带洋气调性,蛋黄夹心的设计又显高端逼格,所以这个产品一经上市便惊艳了休闲食品市场。短短三四年,好丽友派便风靡了全国。 好丽友派的成功,也启发了许世辉,再加上当时许多大型跨国集团纷纷进军中国,像联合利华、雀巢、百事等等,于是迫于竞争压力的达利就瞄准了这个新奇的产品。 ●图源:网络 所以2002年,达利便开始了其第一次的模仿跟随策略,推出了达利园蛋黄派。 有意思的是, 达利园蛋黄派不光与好丽友的名称相同,口味相似,而且就连外包装也跟好丽友都差不多。再加上达利园蛋黄派比好丽友派便宜一大截——好丽友2块达利园卖7毛,所以凭借巨大的价格优势,达利园蛋黄派不光成了好丽友派的“国产平替”,更是迅速拿下了国内的大片市场。 疯狂抄作业尽管达利园蛋黄派在消费市场的热卖,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有着一定的偶然因素,不过 “山寨”+低价策略带来的甜头,却也成功启迪了许世辉和达利的想象力。所以在这之后,达利便在2003年,又把同样的套路用在了薯片市场。 而彼时,薯片市场正两极分化严重,高端市场被品客、乐事等外资品牌牢牢把持,低端市场家庭装虽然便宜但却又非常繁杂,尤其还缺乏强势品牌。 所以看准这个缺口潜藏的机会之后,许世辉便又玩起了“模仿”与跟随好丽友派的那套策略,并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一番完善。 ●图源:可比克微博 比如达利食品先以低于乐事三分之一的价格打开市场,接着又邀请红遍大江南北的明星周杰伦为其代言,然后再以时尚、快乐、潮流、酷炫作为可比克的卖点,在各大电视台进行广告轰炸。 这套打法,虽然有点略显鸡贼,但也不得不说确实很好用。因为虽然是跟风产品,但它的卖点却与目标消费人群十分契合,甚至有不少年轻人只知可比克薯片,反而不知乐事薯片。 所以蛋黄派与薯片的接连成功,让达利食品信心爆棚。因此在这之后,一个又一个新起的品牌也开始不断涌现。 比如王老吉如日中天时,达利就推出了凉茶品牌和其正,而且不管是产品、卖点还是外观,还几乎都跟王老吉如出一辙。 低价这个抓手,更是同样得到了完美复制,比如彼时一箱12罐装和其正跟王老吉相比,差不多可以便宜将近10元。 再比如达利之后又推出的瓶装版,虽然价格和罐装王老吉一样都是4块,然而容量却高达600毫升,几乎比王老吉多了1倍。 ●图源:和其正官网 所以接连在多个板块斩获不错市场份额之后,达利食品故技重施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。 例如2013年对标亿滋国际,达利推出了好吃点;2013年功能性饮料风靡全国,对标红牛的达利又借机推出了乐虎;2022年无糖茶饮再次热卖之际,对标茶π的达利又如法炮制出了新品茶U…… 因此, 透过一款款熟悉的产品可以看到,开荒的活似乎都是别人在做,而一旦对方的产品火了,立马跑着跟进的就总能找到达利的身影。一代零食大王从结果上看,达利的跟随策略总体也算非常成功。 虽然每个产品都不是行业第一,但在销量上,这些追随爆款的产品实际却都有着相当不错的成绩。 比如乐虎这个对标红牛的功能性饮料,2018年时其销售额就一度超过了30亿元,甚至在整个功能饮料市场中,乐虎还曾把东鹏给甩在了身后。 ● 图源:乐虎微博 所以借助这些爆品在消费市场的大卖,2015年57岁的许世辉就带着达利食品成功敲响了港交所的钟声。 值得一提的是,达利上市的当年,它的净利润就已高达29亿元,比大名鼎鼎的食品饮料巨头康师傅还高出11亿。而即便是在2019年,达利的净利润也还有38亿元,仍比康师傅高出1个小目标。 登陆资本市场以后,这个当年全球消费品项目最大的IPO,也让达利的实控人许世辉家族财富直线狂飙。以上市当天5.04港元收盘价来计算,许世辉、陈丽玲(许世辉妻子)和许阳阳,一家三口的财富就达到了724亿港元 (合约603亿元) ,直接拿下福建首富的宝座。 而且是一直持续到2020年,福建省的首富才变成了宁德时代的曾毓群。 更有意思的是,因为跟随策略让达利太过成功,所以消费市场还一度出现了山寨达利园的产品。 比如2019年,就有一家河北的公司曾起名“达利园”,不过最终这家公司也遭到了达利的起诉,最后还被判赔偿给了达利25万元。 当然,达利借助多款拳头产品跟正主在消费市场疯狂抢夺份额的操作,也没少遭业内人士和部分消费者的吐槽。 ●图源:茶u新品宣传片 但也不可否认,这种捷径策略,确实大大降低了达利的试错成本,尤其还有它只选择那些已经被市场验证过的产品,所在这在一定程度上还帮达利节省了一大笔的开发费用。 那么,在模仿策略之外,达利就是否没有自己的杀手锏呢?其实也不尽然,比如在营销上的打法,达利就很有一套。 尤其是回顾那些年,从达利园的许晴到可比克的周杰伦,从好吃点的赵薇到和其正的陈道明,以及刘若英、高圆圆等等,达利的策略都是,不管多少钱谁火就用谁。 通过明星代言、广告轰炸、渠道渗透三大战术,达利园在中低端消费市场高举高打的打法,实际上也为不少后来的品牌提供了成熟的借鉴经验。当然了,作为一代零食大王,也不能光想着“捡漏”。尤其是当下,消费环境、消费理念都在更迭巨变,没有主动出击,也有可能会丧失领跑的机会。 推荐阅读

    扫码关注我们

    请戳二维码

    联系客服小伙伴

    诚信·包容·分享·传承

    关键词: 乐事薯片 休闲食品

    下一篇: 最后一页
    上一篇: 环球最资讯丨国林科技董秘回复:目前该行业专用臭氧设备主要由日美韩企业垄断,国产化率较低,国产设备进入行业壁垒较高